\”抢七\”!29只基金\”定档\”7月

  下半年拉开帷幕,基金发行再迎“抢七”时刻。

  截至7月5日已“定档”的30只基金,有29只安排在7月内发行。虽然指数和固收类基金依然是新发主力军,但主动权益基金的新发占比已回到40%水平,较上半年出现明显提升,除了头部公募,还有东吴基金、创金合信基金、汇泉基金、汇百川基金等中小公募也参与其中。

  分析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的发展应有别于保险、银行理财等机构。无论过往还是未来,主动投资能力都应是公募基金的差异化优势,公募基金应早日回到“主场”上来。公募当前预判虽仍较谨慎,但已显露出乐观预期。

  主动权益新发占比提升至40%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全市场确定发行日期的待发基金共有30只,其中有29只在7月之内开始发售。相比之下,截至7月6日正在发售的59只基金,发售起始日横跨了4月、5月、6月、7月四个月。从这一维度看,下半年第一个月新发基金整体上有所回暖。

  从产品类型来看,指数和固收类产品依然是新发主力军,但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具体看,30只新发基金中有8只被动指数基金、4只混合偏债基金和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这三类产品一共有17只,在30只基金中占比达到了56.7%。此外,10只偏股混合基金加上2只普通股票基金,主动权益产品数量达到12只,占比40%。上半年发行的主动权益基金占比只有20%出头。其余一只则是FOF产品。

  就指数和固收基金而言,头部基金公司依然是主力军。其中,广发基金和国泰基金发行的,分别是粮食产业ETF和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南方基金和鹏华基金一共发行3只ETF联接基金;华安基金和中欧基金发行的指数基金,跟踪的分别是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和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债券基金方面,7月发行产品的管理人既有永赢基金、天弘基金等传统固收公募,也有兴证全球基金等近年加码固收的权益大厂。兴证全球丰德和永赢逸享均是混合型债基,天弘月月兴30天则是中长期纯债产品。

  相比之下,发行主动权益的管理人中出现了中小公募身影。比如,东吴基金于7月底发行的是一只科技创新混合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和摩根基金发行的均是红利相关的基金,汇泉基金发行的是一只量化选股产品。

  基金队伍出现“新面孔”

  单月的新发基金,不仅反映了表面上的产品信息,还透露着中短期内的市场资金偏好。以指数基金为例,从7月新发基金,依然能看出ETT(特别是主题ETF)和红利品种是当下热点。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共有85只ETF成立,已超过2023年成立的ETF(155只)的一半。根据中国银河(601881)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从测试口径看,今年上半年股票ETF基金净申购4221.77亿元,已接近2023全年净申购的4489.62亿元。

  从历年度数据看,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是股票ETF较大规模资金净流入的两个年份,合计规模为6845.24亿元。但从目前情况来看,2024年全年规模有可能超过这一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银河证券基金分类下的股票ETF基金持有A股市值17645.85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从2015年6月30日的0.37%提升至2.73%。

  “包括ETF在内,指数基金依然是基金公司占据产品线优势的主要抓手。”北方某家头部公募品牌人士对\"抢七\"!29只基金\"定档\"7月记者称,ETF2023年来已经历过一轮发展高峰,且不少此前发行的基金目前出现“迷你”(指规模下降到5000万元以下)情况,但具备先发优势的基金公司仍在努力维持其中的先发优势。“特别是一些主题ETF,虽然发行后规模可能会缩水,但依然要发出来。对全品类基金公司而言,无论是冷门还是热门指数,都要有对应的产品,才能在客户提出需求情况下第一时间回应。”

  和指数基金相比,发行有所回暖的主动权益基金更具看点,既包括基金公司,也包括基金经理。其中,汇百川基金在今年初开业后,于7月发行公司首只基金,成为新发基金管理人中的唯一一张“新面孔”。银华甄选价值成长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张腾,2023年从中邮基金出来后加盟银华基金,该产品是他在新东家的首只新发基金。汇泉智享量化选股混合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杨宇,在圈内以量化投资著称,目前是汇泉基金董事,也是汇泉基金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55.3%。

  主动投资再次被寄予厚望

  新基金发行的指标意义,不仅在于产品本身,实际上更在于其折射出的产品发展趋势。从2019年至今,基金业经过一轮高速发展期和低迷期。在这过程中,新发基金指标始终是市场感知基金业冷暖的“温度计”。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和2021年权益市场行情推动“股票+混合”基金资产净值快速攀升,成为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增长的核心力量。但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导致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收益率承压,整体净值下滑。根据\"抢七\"!29只基金\"定档\"7月记者统计,从2022年至2024年5月末,在整体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1万亿元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降幅度超过30%。但如今随着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市场再次对公募主动投资信心寄予厚望。

  “公募基金的发展应有别于保险、银行理财等其他资管机构。从过往多年来看,这一差异化特征就是主动投资能力,期待公募基金未来能回到这一‘主场’上来,而不是继续靠货基债基等其他产品冲规模。”华南某公募投研高管对\"抢七\"!29只基金\"定档\"7月记者称。

  此外,某位资深公募基金产品研究人士对\"抢七\"!29只基金\"定档\"7月记者表示,公募基金的发展定位在哪里?赚什么钱?这是当前基金业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也可以从过往发展中寻求启示。首先,2014年8月起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条,对基金产品做出了明确分类,排在第一的是股票型基金。其次,基金业历史上最初发行的封闭式或开放式产品,均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主。再次,基金业26年来稳步发展的代表性基金公司,他们的市场口碑必然少不了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这一部分。”

  “‘老十家’基金公司乃至成立时间在前二十的基金公司,他们各自的首只新发基金,多是主动权益基金。并且,这些主动产品贡献出的中长期业绩,截至目前仍是基金业的得意之作,持续成为公募基金‘资管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赞誉的最有力注脚。这一‘看家本领’千万不能丢。”上述公募高管称。

  低估值优势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和基础市场行情密切相关。从当前预判来看,基金公司虽仍较谨慎,但已显露出乐观预期。

  “经济改善方向正在逐渐清晰,市场下挫意味着A股再度临近性价比区间,诸多中长期的方向重新展露投资机会。”中欧基金表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与上月持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5%,分别比上月下降0.6和0.5个百分点,经济核心问题房地产行业情况在重磅政策出台后修复程度仍需继续观察。食品饮料与社服等消费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低估值是抵御当前全球不确定性的有利方向;中长期来看,符合新“国九条”指导思想的新质生产力主线、高ROE企业和具备ROE改善空间的行业有望获得市场的进一步关注。

  除经济修复预期外,在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一部总经理曾豪看来,影响A股走势的因素还有资本市场政策和海外流动性。近期资本市场利好政策持续出台,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有效提振,既是走出年初流动性危机的重要推动力,也给A股长期投资回报率上升带来了良好预期。当前,A股的低估值优势逐渐成为全球资本共识,盈利稳定、高股息率的红利资产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美联储降息预期和总统大选动态这两个因素,会在一定程度抑制港股风险偏好。往后看,投资要关注后续选情的变化以及9月10日的第二轮大选辩论,此外后续还需关注8月美联储是否会释放关于降息的更多指引。在此窗口期中,港股市场或面临不确定性上升的压力,风险偏好受到压制,高股息、低估值的港股央企红利资产,或会是此阶段中较为理想的配置方向。”华安基金称。

原创文章,作者:三木成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ope.cflaw.cn/archives/52845.html

(0)
三木成林三木成林
上一篇 2024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4年7月8日

相关推荐

  • 汇顶科技大跌3.71%!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有

    10月22日,汇顶科技(603160)股票收盘大跌3.71%,天眼查资料显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5800.1914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张帆。  数据显示

    ope 2025年3月2日
    2
  • NBN杯足球赛激战正酣,球场风云变幻!

    随着激情四溢的哨声响起,NBN杯足球赛激战正酣,球场上的风云…

    ope 2024年3月27日
    2
  • 信澳鑫泰6个月持有期债券增聘基金经理杨彬

    北京8月5日讯近日,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称,信澳鑫泰6个月持有期债券增聘基金经理杨彬。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7月26日。  杨彬2016年4月至2022年8月于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管理部先后任交易主管、投资经理助理等。2022年8月加入信达

    ope 2024年8月5日
    6
  • 涨到基金经理害怕

    回顾这轮行情,我发现指数基金普遍涨的很嗨,表现领先。  不过,如果在跟踪指数基础上再增厚一些收益就更好了!  综合筛选后,我共找到20只机构高度重仓的指数增强基金,在消息栏发送“增强”加小助理即可获得。  一个月涨10倍  昨晚10倍大妖股冲上热搜。  回顾

    ope 2025年3月14日
    4
  • 多只重仓港股基金年内浮盈超20%,科技股配置价值凸显

    一、交易提示  近段时间以来,投资者做多中国资产热情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关注度显著提高。截至10月10日收盘,港股三大指数全部收红。年初至今,港股整体表现较为强劲,带动投资港股的基金业绩表现较好,多只重仓港股基金年内浮盈超20%。多只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跟踪

    ope 2024年10月11日
    5
  • 晶丰明源:泰康资产、摩根士丹利基金等多家机构于7月31日调研我司

    消息,2024年8月5日晶丰明源(688368)发布公告称泰康资产、摩根士丹利基金、长城基金、广发证券、鹏华基金、国信证券、海富通基金、和谐汇一资管、财通资管于2024年7月31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实控人此前转让合伙企业份额是出于什么考

    ope 2024年8月5日
    4
  • 重磅发布!吸金200亿,A股增量资金来了

    9月23日,重磅核心宽基指数——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发布首日即收涨0.23%。同日,先于指数发行的首批十只中证A500ETF全部结束募集,并全部达到20亿元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将为市场注入200亿元增量资金。  业内机构分析,国内基本面指标已有结构亮点

    ope 2024年9月24日
    3
  • 美银:中国股票基金最近一周资金流入规模创历史次高

    美国银行引述EPFR Global数据称,截至10月3日当周,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录得155亿美元资金流入,创出历史第二高。中国股市当周有139亿美元资金流入,创纪录第二高。过去18周,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不间断地获得资金流入。今年迄今流入中国股市的资金达到1

    ope 2024年10月5日
    5
  • 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对私募开出的罚单数量超过了120张,超过去年全年的罚单数量

    私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据第三方平台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对私募开出的罚单数量超过了120张,超过去年全年的罚单数量。与此同时,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来私募注销数量超过1200家,主动注销私募占比显著提升。

    ope 2024年10月13日
    6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即日起接受申报 某头部券商确认有资质参与

    【讯】(记者 钟国斌)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即日起接受申报。业内人士指出,非银机构是否参与SFISF,仍然取决于权益资产和工具财务成本之间风险权重权衡。“如果借贷成本足够便宜,权益资产估值又低,是值得参与的

    ope 2024年10月11日
    2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