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长线基金开始买入中国资产!\”

  政策利好不断之下,中国资产价值迎来重估。

  \"全球长线基金开始买入中国资产!\"记者观察到,外资巨头对于中国资产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纷纷发声明确看多中国资产。例如,高盛最新观点“建议投资者战术性投资中国股票”,摩根士丹利则认为中国股市近期或“出现战术性反弹,甚至表现优于新兴市场”。

  外资也开始买入中国资产。本周会议以来北向资金成交额放量明显,且北向资金交易活跃的个股涨势明显。

  北向资金活跃个股走势亮眼

  从资金面上,能看出外资开始买入中国资产。近日,更有香港投资者收到外资机构销售的观点称,“全球长线基金开始买入中国资产。”

  从北向资金来看,9月24日以来,北向资金成交金额相比平日呈现明显放量。数据显示,9月24日、25日、26日,北向资金成交金额分别为1653.15亿元、1881.67亿元、1902.78亿元。而今年9月1日至9月23日,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金额为934.51亿元。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北向资金高度活跃的个股,也在近期股价走势亮眼。以9月26日为例,20只沪深港通前十大成交股中19只在当日上涨。其中,贵州茅台(600519)沪股通成交额高达47.67亿元,居于榜首,而贵州茅台当日涨幅高达9.29%;周四涨停的五粮液(000858)当日深股通成交额高达25.14亿元。

  此外,周四北向资金成交额最高的股票,还包括招商银行、宁德时代(300750)、中国平安、紫金矿业(601899)、工商银行、迈瑞医疗(300760)、美的集团(000333)等等,本周均有不错的涨幅。

  外资纷纷唱多:建议投资者战术性投资中国股票

  在“一行一局一会”、政治局会议等连续利好加持下,外资巨头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在其最新观点中纷纷看好中国股市。

  摩根士丹利中国9月26日最新研报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9月举行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这对我们和市场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意外之喜。在本周令人惊喜的央行宽松方案之后,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的财政支持住房和社会福利支出。”

  而就在前一日,摩根士丹利中国另一份研报称,中国近期一揽子稳定市场的措施在形式上堪称“中国股市史无前例”。预计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都将对政策做出积极反应,并有可能在近期内出现战术性反弹,甚至表现优于新兴市场。

  继日前电话会被投资者挤爆后,高盛研究部在最新研报中坚定看好中国资产。高盛研究部表示,政策措施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关注经济增长和市场,足以催化一轮政策引发的反弹,当前类似于今年四月战术性反弹的配置机遇或已到来。在房地产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市场以交易型机会为主,在策略上建议买入股东回报主题。此外,高盛认为,相对于A股,港股的盈利修正更为强劲,并建议投资者战术性投资中国股票。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宋劲9月26日接受\"全球长线基金开始买入中国资产!\"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的政策支持力度超市场预期,尤其是针对股市的创新支持工具方面。虽然政策本身并未完全解决困扰市场的核心问题(流动性匮乏、机构赎回、基本面下行压力等),但提供了边际资金,并有助于缓和上述压力。“我们认为,政策有助于缓和A股压力并助推短期反弹,后续将有更多部门发布对于经济的纾困和刺激信号,驱动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修复并改善资金面压力。”

  “这一揽子政策超出了市场预期,可以说是中国自2015年以来最全面的宽松措施。”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向\"全球长线基金开始买入中国资产!\"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尽管政策对房地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限,但这些宽松措施有助于应对各行业、经济活动脆弱和通缩压力等短期宏观挑战,同时有助于消除潜在的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下行风险。

  看好高股息、新质生产力等机会

  从板块机会来看,外资看好的方向主要包括高股息、新质生产力等等。

  宋劲表示,考虑到游资小题材的承载力有限,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年初至今的抱团方向(如泛红利、类债高股息等)以及具备基本面一致预期平稳或向好的行业有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新抱团方向可能是市场反弹的主线。

  宋劲进一步指出,胜率最高的三个方向为:第一,部分地产和非快消医药行业幸存者;第二,煤炭、油气、交运和公用事业等上半年受追捧的泛红利概念在股价大幅调整后重新具备吸引力;第三,科技自立和果链等成长股,其中对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业绩指引环比持平或上升的个股存在自下而上的机会。中长期来看,伴随财报的逐渐披露,符合新“国九条”指导思想的新质生产力主线、高ROE企业和具备ROE改善空间的行业有望获得市场的进一步关注。

  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告诉\"全球长线基金开始买入中国资产!\"记者,考虑到潜在增量资金流入、股票回购规模增加以及公司治理长期将进一步改善,最新的一揽子政策对股市整体构成利好。策略上,瑞银中国维持哑铃策略,一方面看好高股息股,另一方面看好互联网、半导体设备、教育和个别房地产相关股票作为beta标的。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ope.cflaw.cn/archives/57946.html

(0)
三木成林三木成林
上一篇 2024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即日起接受申报 某头部券商确认有资质参与

    【讯】(记者 钟国斌)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即日起接受申报。业内人士指出,非银机构是否参与SFISF,仍然取决于权益资产和工具财务成本之间风险权重权衡。“如果借贷成本足够便宜,权益资产估值又低,是值得参与的

    ope 2024年10月11日
    40
  • 满腹牢骚仅吐二,不如意事占九成打一个生肖,细选揭晓落实

    满腹牢骚仅吐二,不如意事占九成指是生肖猴、生肖龙、生肖牛、生…

    ope 2024年3月23日
    17
  • “科创板八条”后又一只科创板宽基ETF产品获批

    7月26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又一只科创板宽基ETF产品——景顺长城科创50ETF获批。至此,“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有5只科创板ETF产品获批,2只产品上市,3只产品正在发行。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

    ope 2024年7月26日
    14
  • 投贷联动再升级 亿级基金瞄准科创打造上海范本

    8月2日,金桥资本发布会在浦东新区举办,浦东新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勇在会上表示,“金桥资本的设立运作,不仅是浦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区属国企转型发展的体现,也是浦东加快构建产业—金融生态圈,培育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体现。

    ope 2024年8月3日
    20
  • 大族激光:9月12日接受机构调研,南方基金参与

    消息,2024年9月23日大族激光(00200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9月12日接受机构调研,南方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情况  答:今年以来,随着下游行业需求的逐渐恢复,公司经营情况逐步改善。公司2024年1-6月

    ope 2025年3月2日
    12
  • 传私募巨头CD&R拟164亿美元收购赛诺菲(SNY.US)消费者健康部门

    私募股权巨头Clayton Dubilier&Rice(CD&R)即将以约150亿欧元(1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赛诺菲(SNY.US)旗下的消费者健康部门Opella,这笔交易有望成为今年欧洲最大的交易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CD&R在竞购中击败了对手PAI

    ope 2024年10月11日
    39
  • 雅克科技大跌3.03%!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有

    10月22日,雅克科技(002409)股票收盘大跌3.03%,天眼查资料显示,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位于无锡市,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7592.767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沈琦。  数据显示,南方基金

    ope 2025年3月2日
    16
  • 再落两子!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落地深圳福田,全市总规模已达420亿元

    深圳再有银行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  10月10日,深圳市福田区分别与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相关方签署合作协议,同时落地2只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  据记者了解,这是自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AIC股权投资试点工作相关通知,明确提出AIC股权投资试点范

    ope 2024年10月11日
    18
  • 永赢基金张璐:机器人行业仍具备较强的长期成长性

    讯(记者王鹤静)9月26日,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璐在中国证券报“中证点金汇”直播间表示,今年以来,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在二级市场表现相对低迷,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展与量产周期较长,导致短期市场预期未能完全兑现。同时,宏观经济环境疲软以及市场对政策效果

    ope 2024年9月27日
    22
  • 社保基金会副理事长、党组成员武建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和比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党组成员武建力10月19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上表示,从未来发展看,应多措并举壮大各支柱养老金储备规模,提高养老金长期收益水平。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监管机构和市场投资主体同

    ope 2024年10月21日
    3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