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子公司拟参与设立生物医药母基金

  每经AI快讯,7月18日,苏州高新(600736)公告,子公司苏州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拟与公司控股股东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江苏省生物医药(苏州)产业专项母基金;其中,投资管理公司出资不超过5.84亿元,医疗器械产业公司出资不超过1.17亿元,苏高新集团出资不超过5.84亿元。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ope.cflaw.cn/archives/53353.html

(0)
三木成林三木成林
上一篇 2024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24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

  • 恒生指数公司:互联互通机制下追踪恒生指数系列的港股通ETF增至12只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唐燕飞)近日,恒生指数公司发文称,欢迎互联互通机制下南向合资格标的新增两只追踪恒生指数系列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其中包括追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的ETF。  7月12日,港交所、沪深交易所分别按照新的纳入标准公布最新的沪深股通合资格E

    ope 2024年7月18日
    14
  • “A系列”再添新成员!博时中证A500指数基金今日重磅开售

    自924 “政策组合拳”以来,A股走势强劲,资金情绪持续位于较高的水平,10月份LPR报价下调,央行新设的这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及互换便利操作陆续落地,这些都有助于继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预期,促进经济的持续回升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

    ope 2025年3月14日
    18
  • 可投资A股和H股 战略布局健康产业 工银健康产业混合基金趁势发行

    本报讯(记者昌校宇)今年以来,推动医药行业发展的积极信号频现,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政策逐步落实,市场对医药板块的关注度升温,相关主题基金或迎发展机遇。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银健康产业混合基金趁势发行。  基金招募书显示,工银健康产业混合基金所投资的股票资

    ope 2024年7月18日
    23
  • 工银中证A50ETF宣布第三次分红

    讯(记者王鹤静)9月23日晚间,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工银中证A50ETF将以9月11日为基准日进行今年第三次分红,现金红利发放日为10月9日。目前,该ETF为首批十只中证A50ETF当中分红次数最多的产品。  资料显示,工银中证A50ETF成立于今年3月

    ope 2024年9月24日
    13
  • 拨云见雾是指什么生肖,重点释义解释成语

    拨云见雾指的是生肖兔、生肖羊、生肖蛇。拨云见雾在十二生肖中代…

    ope 2024年9月1日
    36
  • 投资攻守兼备 百亿级私募布局可转债热情升温

    随着可转债市场近年不断扩容,有不少百亿级私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处于存续期的可转债有528只。据第三方平台披露的可转债最新半年报十大持有人数据,今年二季度末,共有12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现身68只可转债的十大持有人名单

    ope 2024年9月12日
    18
  • 今世缘:拟3000万元认缴永鑫融慧二号基金份额

    每经AI快讯,7月26日,今世缘(603369)公告,公司拟投资入伙“淮安永鑫融慧二号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简称“永鑫融慧二号”或“合伙企业”)。永鑫融慧二号预计规模2亿元,公司拟出资3000万元。

    ope 2024年7月26日
    14
  • 上周12.47%股票型基金实现净值增长

    数据统计显示,上周,可比的股票型基金共有2591只,复权单位净值平均缩水3.13%。其中323只录得净值上涨,占比12.47%;净值缩水的基金有2267只,占比87.5%;另有1只保持净值不变。

    ope 2024年10月14日
    19
  • 美国最大中国股票ETF,突破100亿美元

    【导读】借道ETF,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  上周,部分对冲基金开始调整布局思路。不过,被动资金扔持续流入中国资产。截至目前,美国上市的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ETF已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5.8亿美元。这是美国上市中国股票ETF首次突破100亿美元。此前的20

    ope 2024年10月13日
    20
  • 永赢基金张璐:机器人行业仍具备较强的长期成长性

    讯(记者王鹤静)9月26日,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璐在中国证券报“中证点金汇”直播间表示,今年以来,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在二级市场表现相对低迷,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展与量产周期较长,导致短期市场预期未能完全兑现。同时,宏观经济环境疲软以及市场对政策效果

    ope 2024年9月27日
    2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